安蘭老師讀愣嚴經筆記35為什麼會有業果相續,乃是起因於無明

《楞嚴經講義》說,這裡有道理應該要辨明:

無始無明與無始妄想,到底是一個?

還是兩個?

這個道理,前面有簡略的說明,這裡再詳加解說。

「無始無明」是最初的癡相,就是不覺,「無始妄想」是最初的動相,二者不能說是一個,也不能說是兩個。

因為如果說是一個,兩者的性質卻不一樣:如果說是兩個,卻是同一體。

就提出譬喻來說:真心就像海水,無明就像風妄想就像水的動相

水本來是不動的,因為有風,所以會動,風相與水相,是不相捨離的;無明不覺,不離開本覺,就像風動與水動,相形而顯現出來一樣。

如果沒有水,怎麼知道風在動?可是,水沒有風也是不會動的。水之動是因風而來,風之動是因水而見,所以,風動就是水動,水動就是風動

無始無明和無始妄想,不是一個,也不是兩個,就是這個意思。

凡是迷真的地方,就是無明;凡是執著外表的假相,就是妄想一個是迷真,一個是執妄,是兩者不同之處。

《起信論》說:「不覺故心動。」「不覺」是無始無明,「心動」是無始妄想。是在同一個時候,這兩者都沒有初相可得,所以叫做「無始」

「無始」就是沒有辦法找出開始,沒有辦法找出原因,就像前面的譬喻所說,一個人忽然起煩惱,發脾氣了,發完脾氣後,自己也莫名奇妙,這就是無狀、無始。

以歷塵劫」,是因為無明妄想的煩惱,就造罪業、受果報

因此,就有六麤後面的二種相──起業相、業繫苦相。

「起業」是造罪業,「業繫苦相」是造罪業以後,就要受果報了。由因感果,有因就一定會感受果報,生死輪轉不休,所以,經歷了微塵劫數。
 

雖佛發明,猶不能返」,這二句是結示,正因為妄想之因本空,無明無始,雖然經由世尊種種的發明,仍然不能返推無明之因。

世尊在前面說,我們為什麼會常在生死道中,受生死輪迴痛苦,就是由於有三貪──欲貪、殺貪、盜貪;為什麼會有業果相續,乃是起因於無明

而無明又是從「性覺必明」而起,虛妄要加「明」在本覺的理體上面,

導致從迷積迷。所有一切妄法之因,是因於無明,這道理,世尊前面都有種種開示。這裡說「雖佛發明,猶不能返」,

為什麼不能返呢?由於無明而造罪業,受生死輪迴痛苦的道理

這是有辦法詳細解說的;但無明之因,這是連佛陀也沒有辦法推論的,

因為無明是無端,是沒有因的,所以沒有辦法說出原因。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gercat2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