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安蘭老師地藏經筆記  菩薩十地  3發光地

發光地忍勝,慧火除諸冥。
修學菩薩的心地,要經過十個階段:第一是「歡喜地」,要時時播撒歡喜的種子;不要把不如心意、埋怨、厭惡的種子放在心上。

如果討厭某個人,就等於種了一顆「怨嫌」的種子;對一個人產生恨意,就多了一株恨的禍根,將來就會產生障礙,所以要去除這種心態。時常培養歡喜心、結歡喜緣,得「歡喜地」。


菩薩三地,是發光地。三地菩薩修習『安忍』波羅蜜,這時菩薩的智慧慢慢在發起,而此時的修養,以菩提來說,會顯現出瑞相、感應來,貪、瞋、癡等三毒,不復集現,而於諸善根轉增明淨,這種現象,叫發光地。

我們所碰到的事情,都是用化解的方式去解決,就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經驗和體驗,而自己的業習、習氣也一定會愈來愈淡薄。

談到「忍」,學佛者要具備兩種忍:一是「法忍」,一是「生忍」。發心修行者,必須修「法忍」;為了求法,必須立定心志下苦功,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歷練,要歡喜去承受,於苦不以為苦。甚至能夠做到以苦為樂,從煩惱的痛苦中突破之後,得到了菩提的快樂。
轉業為道,轉苦成樂。凡事能夠如此地面對,就是一位走在菩提道上,有智慧的菩薩了。
弘通《法華經》者,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,若心柔和忍辱,則可防一切瞋怒之毒害,如衣之防寒熱,因以為喻。《法華經》法師品:「如來衣者,柔和忍辱心是。」

三地菩薩於禪定行中是依於此忍辱行而進入禪定中,也就是說明於此忍辱行中有禪定的基礎,更能發揮忍辱行之耐力,所以依循著禪定力而使忍辱更能發揮其之耐力。

此言忍辱,有二種:生忍、法忍,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,行法忍得無量智慧,二是具足故得如所願。」

所以有了禪定的修持,自然在忍辱的程度會有耐心,而呈現如如不動之程度。也就是禪定的功力的表現。又於《華嚴經》〈普賢行品〉說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

瞋是諸過之最,能使行者生起無量障礙門,能燒諸善法功德,若不能忍諸逆境,而起瞋忿心,則將長久所修得福德善根摧毀無餘。

瞋既然是萬惡之源,又是忍辱之障礙,所以在修行忍辱之時也同時也要消滅瞋忿,而是要徹底從根本下手,由內心不起任何躁動,不是表面的忍耐,而是對外境所起之一切境界均不起分毫動念,方是真正的忍辱。

三地菩薩能勤修行忍,故能圓滿忍波羅密,而成就無上菩提,方能得無量修忍之勝益,而成就禪定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gercat2103 的頭像
    tigercat2103

    安蘭老師的西洋占星教學講堂

    tigercat2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