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蘭老師談佛經小故事
【不昧因果】
你看禪宗,看《五燈會元》、看《傳燈錄》,裡面很多故事。
《五燈會元》中記載:唐朝百丈禪師有一天上堂,下座後,各人都已散去,獨有一老人未離去。百丈問他做什麼。他說:「我不是人,實是野狐精,迦葉佛時曾是這裡的住持,有個學人問我:『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?』我說:『不落因果。』因此便墮野狐身五百世,無法脫身,請和尚慈悲開示。」
百丈說:「你來問我。」那老人便道:「請問和尚,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?」
百丈答道:「不昧因果。」那老人言下大悟,即禮謝道:「今承和尚代語,令我超脫狐身,乞和尚以亡僧禮送。」
制定清規
佛教傳入中國四百年後,達磨祖師才到東土,禪宗歷代祖祖相傳,均是以心印心,以道相授;或岩居穴處,或寄居律寺,還沒有叢林住持之名。懷海禪師有鑒於禪宗的弘揚已經漸漸受到重視,弘化層面也愈來愈廣,上至君相王公,下至儒者百姓,莫不傾心歸附,習禪出家徒眾也愈來愈多。因此,懷海禪師繼開創叢林的馬祖大師之後,即立下一套有系統的「百丈清規」
(720~814) 唐代禪宗高僧,我國禪宗叢林清規之制定者。世壽九十五。
懷海禪師在百丈山,自立禪院,制訂清規,率眾修持,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;
每日除了領導大眾修行之外,還親執勞役,勤苦工作,堅持自食其力。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。
晚年時,徒眾不忍年邁的師父仍然做粗重的工作,於是懇請懷海禪師不要隨眾出坡,但是懷海禪師以「吾無德,焉可勞於人」婉拒,弟子只好密收懷海禪師所用的扁擔、鋤頭等農具。沒想到懷海禪師因此不飲不食,弟子們只好將農具還給懷海禪師,讓他隨眾作務。這種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精神,把佛教僧侶乞食的傳統改為中國式的自食其力。成為叢林的千古楷模。
懷海禪師揉合大小乘律,制訂禪門儀規,世稱百丈清規,天下叢林無不奉行,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。宋儒仿效其制度而創立書院
這麼深的道理,我們想在一生當中參透不容易。為何不容易?煩惱、習氣沒有斷。百丈大師能做到,是因為他明心見性了。明心見性的境界,是分別、執著都沒有了。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不會有一絲毫的分別、執著,才能脫離六道,脫離十法界,證得一真法界。我們最困難的,就是分別、執著放不下。說不分別,還分別「不分別」,又落在分別之中;說不執著,又執著「不執著」,總無法擺脫,這是凡夫的難處。
強調因緣果報-如是因,如是果,如是緣,如是報。
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教我們要隨喜功德。隨喜是菩薩心,隨喜就是不障礙別人。
從前百丈大師講得好,「大修行人,不昧因果」,不是沒有因果。不昧是什麼?對因果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受報的時候很甘心情願,知道我現在所受的過去造的是什麼因,現在得這個果報,清楚明白。不像世間人,世間人遭遇一切苦難的果報,不知道、不曉得什麼原因,以為是別人給他的,怨天尤人,受報的時候還造罪業,這個樣子因果循環,他是每況愈下,他往下墮落;明白的人他受果報他不會墮落,他逐漸往上提升,這不一樣,他真正懂得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
上人強調,求功德、求加持、求消災皆是「迷」;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覺悟。
【靜思小語】
凡夫不畏因果,隨心所欲;覺者不昧因果,以心轉境。
留言列表